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在潍坊学院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2018年6月22日)
孙文亮
尊敬的老师们、远道而来的家长朋友们,
亲爱的2018届同学们:
当六月的骊歌在潍院再次唱响,又一届潍院学子即将装点行囊、重新远航。今天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今天又是一个令人感慨的日子,此时此刻,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既有送别学成者的喜悦,为同学们通过又一次人生大考,开始新的远航由衷地祝贺;也有挥别亲人,从此天各一方的不舍与感伤。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向顺利完成学业、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的2018届7029名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在这难忘的时刻,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衷心感谢全校教职员工,谢谢他们的辛勤培育和耕耘;感谢各位家长,谢谢他们的无私关爱和支持!
前几天,潍院版《这个年纪》刷爆朋友圈,不到一天圈粉10万,字里行间流露出毕业生对母校的恋恋不舍之情,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2018届毕业生,对我个人而言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四年前,我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几乎同时踏入潍院大门,成为同龄潍院人。从那一天起,我们就被烙上了“潍院人”印记,从此与这座鸢都高等学府一起律动,共担风雨,共同成长,共享荣光。四年的时光,你们的一颦一笑、一点一滴我都感同身受、记忆犹新。
这几天,我在办公室一条一条浏览从2014年9月到现在的校园新闻,回望你们和潍院同频共振的每个精彩瞬间,回想与你们一同成长的每个生动画面。忘不了初入潍院时你们忙乱慌张的一脸青涩,忘不了课堂上你们专心致志的求知面庞,忘不了超算赛场你们刷新纪录时的英姿飒爽,忘不了临朐安丘支教时你们有板有眼的“小老师”模样…… 还有许多场景虽无法一一再现,却都早已写入你们的青春日记,永生不忘。你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苦,都早已化作眉宇间不经意流露出的从容自信,让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有一种记忆叫潍院情怀——几年来,你们在这里烙印了专属潍院的记忆。白浪河畔有你们结伴寻游的足印,弘德湖边留下了你们读书谈心的身影。你们习惯了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习惯了六个人开一把锁的集体生活,也习惯了被拉去听各种听不懂的讲座,习惯了一边吐槽潍院的种种不如意,一边眷恋这里的点点滴滴。对于潍院,你们是潍院存在的意义,每一个人都无可比拟;在你们眼里,别人家的风景再美,潍院也不可代替。
有一种青春叫潍院文化——几年来,你们在这里挥洒了青春激扬的风采。你们参加艰苦的军训,更加理解了国防橄榄绿,也增长了报国精气神;你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校园里上演社团“百团大战”,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你们参加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热心募捐,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你们是潍院之所以朝气勃发的力量源泉,是潍院之所以奋勇前行的青春密码。
有一种奋进叫潍院精神——几年来,你们在这里见证了潍院奋进的历程。你们在潍院学习的几年,也是学校大改革大发展的几年。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已日益发展成为渤海之滨的教育明珠、风筝之都的文化高地。学校改革建设发展的成就,有你们的见证,也有你们的奉献。在潍院向着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坚定前行的征程中,正是包括你们在内的全体潍院人,生动诠释了“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潍院精神。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明天,你们即将挥手作别朝夕相伴的老师和同学,向着心中的理想再次扬帆远航。从今天起,你们的身份由潍院学子变为潍院校友。每一年的毕业典礼,既是一届学子的人生成人礼,也是一所学府的精神成长礼。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临别之际,讲些什么可以作为我们临别的思想交流?前年,我分享的主题是“忘记·铭记”,讲的是如何为人;去年,我分享的主题是“习得真学问”,讲的是如何治学;今年,我想以“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题,与大家聊聊如何做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筑就美好前程,不能靠“驰于空想”“骛于虚声”,唯有“干”字当头、砥砺奋进。对此,我有四点思考与你们分享。
希望你们守住本心。守住本心,方得始终。你们即将告别大学校园“象牙塔”,走进社会这个“大熔炉”,你们既可以从中学到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很快也会感受到充斥其中的欲望和诱惑,让人感到困惑、浮躁和焦虑。其实,这是人生路上的一堂必修课,切勿淡漠了初心。要崇高理想,“风物长宜放眼量”。正如《易经》所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唯有树立了远大理想,你才会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更有诗和远方。要坚守底线,“君子慎其独”。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令人敬畏,一是头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也就是内在的良知。身为潍院人,我希望你们坚守做人底线,厚生正德律己,立业先要成人。
希望你们牢记习得真学问需要一生的不懈努力。毕业后,你们带着“天之骄子”的光环走向社会,将开始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答卷。希望你们明白,人生最让人痛苦的事,不是拼搏之后的失败,而是不求进取、碌碌无为,到最后只得懊悔“我本可以”。成人的辞典里,本就没有“容易”二字;人生的境遇里,路要自己走出来。你们要少一些娇气,多接接地气,因为励志书籍看得再多,那都是别人的人生;你们要少一些坐而论道,多一些起而行之、脚踏实地,因为工作和生活绝不是简单的“练功打怪升级”。
希望你们懂得立身守正才能行稳致远的朴实道理。在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中,你们很快会吃惊地发现,很多套路、门路竟然大行其道、很有市场。有的人把娴熟自如地运用各种套路作为“能力”,把善于钻门路作为获取利益、达到目的的捷径。而我希望你们在这浮躁功利的社会环境里,始终坚信显规则必将战胜潜规则,懂得自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坚持追求人性的崇高而不是物性的享受,执着寻找和守护心中的“瓦尔登湖”,坚守内心的一份宁静、一份理性、一份大气。
希望你们明白铁肩担道义才是成功的真正意义。生活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你们周围会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网”,人情网、权力网、利益网交织和裹挟,你们会面临着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的诱惑、抉择,把握不准就会失其所向、走向歧路。希望你们懂得,真正的成功不能用权和钱来定义,大智慧绝不意味着奉行“精致的利己主义”,不能用善于满足一己之欲、达成一己之私来衡量。在舆论的喧嚣中,你们要持守理性、坚守正义,而不是做无德操无原则的“键盘侠”,在浮华的潮流中,你们要能当好“小角色”、甘坐“冷板凳”,从平凡的岗位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当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精益求精的技术员、爱岗敬业的销售员……请相信,只要心中有大义、胸中有乾坤,平凡的“小角色”也终会写出不凡的“大文章”。你们代表着未来,也终将创造未来,要记得:你是怎样,你的时代就是怎样,你的国家就是怎样。
“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既是作为老师的我,对潍院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也是作为党委书记的我,与潍院全体教职员工对早日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价值追求。
此时此刻,弘德湖魅影依然,如镜如画;明志山魅力依旧,入情入心。
毕业骊歌起,相顾却依依。有一种毕业叫新的开始,有一种离开叫更好地回来。同学们,校北门的56路公交车就要开了,它带得走你们的目光,带不走你们的情怀。未来的日子里,希望你们如风筝一样,飞得再高,也要始终俯视脚下的大地;飞得再远,也一直不断与母校的联系。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为2018届毕业生同学壮行,为潍院未来祝福!
大哉,潍院!美哉,潍院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