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始于1982年创建的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德育研究室。1984年,昌潍师范专科学校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1999年3月,潍坊高等专科学校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2000年3月,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与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潍坊学院,成立马列主义教学部。2010年7月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6年1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8月,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评为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部、形势与政策教学部和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教学部等6个教学系部。现有专任教师 7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 19人,具有博士学位 21人。南开大学逄锦聚受聘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260余人。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院拥有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课教学和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建有潍坊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现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一流课程2门、省思政“金课”2门,6门思政必修课全部高标准建成在线课程,构建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年来,获批教研立项省级6项、市厅级4 项,获得省高校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
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坚持学科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与学科研究方向进一步聚焦。建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山东高校青创团队,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省市级科研机构。近年来,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省部级科研立项30余项,市厅级科研立项4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7部,出版论文集3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8项。
锻造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师资队伍。坚持人才兴院,近年来获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骨干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人,省优秀思政课教师3人,省高校思政课优秀中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1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1人,市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2人,市“十佳思政课教师”2人。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省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
矢志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突出学生中心,注重学生知识传授与实践育人,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山东省高校思政短视频展播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在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19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教师岗位考取率达45%以上,考研率达35%以上。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挥“大思政课”引领力,助力全校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取得显著成效。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自身教学、科研和人才等优势,整合潍坊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文化丰富资源,聚力打造党性教育与业务培训优质品牌,形成了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多领域的培训体系,通过理论宣讲、合作共建等方式,累计培训各类学员近4万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坚持对标全国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强化人才、师资、平台等全方位支撑,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激发斗志、凝聚合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备注: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