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潍坊的非遗文化,队员们前往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在杨家埠,队员们走进传统木版年画作坊,目睹老艺人们熟练地进行刻板、印刷、上色等工作,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数百年的技艺传承。队员们围在老艺人身边,认真观察操作手法,聆听老艺人讲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拿起刻刀和画笔,亲身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尽管手法生疏,但在实践中,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价值。
对抗战历史的调研中,队员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了解潍坊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和英勇事迹。他们走访潍坊市博物馆、抗战纪念馆等场所,通过观看历史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直观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为获取更真实、生动的历史资料,队员们拜访了多位抗战老兵。老兵们讲述着在艰苦环境中与敌人战斗的经历,以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让队员们深受感动,用相机和纸笔记录下老兵们的故事,希望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融入“比如世界”活动中,让更多青少年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为确保“比如世界”项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队员们对潍坊的青少年和家长展开广泛的市场调研。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并与家长和孩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交流中,家长们表示非常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希望有更多寓教于乐的活动场所,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孩子们则对各种新奇的职业体验充满好奇和期待,渴望在“比如世界”中尝试不同职业,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市场调研,团队明确了项目的定位和方向,为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
基于深入的调研,团队开始“比如世界”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他们将非遗文化和抗战历史巧妙融入职业体验项目中,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体验内容。在非遗体验区,队员们设置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潍坊风筝制作、高密剪纸等多个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向孩子们介绍这些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抗战主题体验区,队员们打造了模拟抗战场景的任务游戏。孩子们可以穿上军装,扮演不同角色,参与模拟战斗、情报传递等任务,亲身体验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斗争精神。场馆内还设置了抗战历史展览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潍坊在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抗战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除特色体验项目外,队员们还设置了消防员、医生、警察、记者等多个常规职业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体验不同职业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素养。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让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们希望通过“比如世界”项目,为潍坊的青少年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和成长平台,让更多孩子了解和热爱潍坊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完善项目方案,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争取让“比如世界”早日落地,为潍坊的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图:鸢飞志愿服务队 张雨涵 编辑:孙毓廷 审核: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