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时代乡村振兴
2021-08-22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缩影,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于2021年8月12日到8月14日在遵义市赤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大同古镇进行暑假“三下乡”实践。

 8月12日上午9点,实践队员首先去了赤水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对赤水竹编文化的渊源以及竹编产业的现代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漫山遍野的竹林宛若“竹海”,植被覆盖率高达82.75%。几千年来,夜郎竹王神话在民间广为流传。赤水作为中国的十大竹乡之一,素有“中国竹乡”之称,全市竹林面积60多万亩,千百年来,以竹为媒,向人们讲述着竹乡历史与人民的劳动智慧,也衍生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物,如油纸伞、竹编、竹雕等,这一件件精美的产品,讲述了一代代人民的劳动智慧与历史故事。

在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实践队员8月2日下午来到了以竹编文化为主以及竹编的主要加工的地方——大同古镇。实践队员来到一家油纸伞加工的店铺,店铺里面五颜六色的油纸伞,让整个店铺古韵浓浓。

 店铺老板主要以制作油纸伞和加工竹子工艺品为主,他家的油纸伞店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店铺的老板热情地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油纸伞的历史以及加工的过程。在老板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油纸伞是汉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经有1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一把油纸伞需要经过搭骨架、做散边、糊伞、收伞、换杆子、钻孔、修整、上桐油、穿线的工序,光是上桐油就要八遍之多,准备好物料之后,一把伞的制作工期是一周,必须按照严格的流程制作一步也无法省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一把可以抗五级大风,经久耐用的油纸伞。油纸伞用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用涂刷天然冯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纯手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

竹子作为赤水的一张名片,还为赤水聚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道路。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赤水市“名人”杨昌芹的事迹,他不仅是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还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杨昌芹大带领下,由赤水人民制作的竹子制品这一非遗已经走向中国,走向世界,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带动了群众依靠传统技艺脱贫致富。

除此之外,由杨昌芹成立的竹编制品公司,2019年已有100多名员工,产值达到1200万元,拥有20多个商标、12项发明专利。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地,还销往美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杨昌芹的公司通过村集体扶贫资金入股方式,已为百余户贫困户分红近10万元。在她的影响下,周边村民发展竹编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上千人就业,很大一部分的妇女从以前的“留守妇女”变成上班族。为了更好开发利用赤水的竹子,赤水市于2019年启动实施了“百名竹艺工匠兴乡”计划,完成1000名竹编技艺人才的培训任务。发布“竹艺生花乐农家”和“赤水市竹艺工匠”两个志愿服务项目,招募100余名志愿者。下沉工作重心,在全市17个乡镇设点办班。通过传承竹编技艺,让农村妇女、贫困户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建设者、受益者,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对赤水优秀传统文化的参观和学习,实践队员加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静置的文化产品都是一个会说话的历史者。在参观非遗文化博物馆时,一件件精致的文化品加深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与时代结合,迎合时代的需要,不仅能让优秀的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还能够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