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至8月8日,我院“青禾筑梦队”赴多地开展以“青春担使命,扎根惠民生”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队长李晓爽的带领下,董嘉婕、张雨涵、刘青欣、张恋、李婷婷5名队员分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湿地公园、菏泽市单县南城七里庄社区、泰安市泰安技师学院、滨州市惠民县宋城华府小区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景丽花园小区,聚焦基层实际需求,以多样化服务形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为各地群众送去精准帮扶。
为确保分散实践有序推进,团队召开线上协调会,结合各地区域特点明确服务重点与工作目标,制定差异化活动方案。从生态保护到社区服务,从教育帮扶到政务协助,队员们带着针对性计划深入基层,让实践活动既贴合当地需求,又彰显青年担当。
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黄河湿地公园,队长李晓爽化身“生态卫士”,积极投身于黄河周边的垃圾清洁工作。她手持工具沿河岸细致清理纸屑、塑料瓶等垃圾,对隐蔽在草丛、石缝中的废弃物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清理过程中,李晓爽结合黄河生态保护政策,向过往群众讲解垃圾分类标准与处理流程,用“随手捡”的实际行动带动市民参与环保。此次实践让她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不仅要依靠制度保障,更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每一片垃圾的清理,都是在为母亲河减负,为生态增添色彩。
走进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南城七里庄社区,队员董嘉婕的历史课堂吸引了20余名青少年。她以七七事变为切入点,通过影像资料、历史故事还原那段抗争岁月,引导孩子们在“提问—讨论—反思”中铭记历史。课后,她针对学生们的课业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用思维导图整理混乱知识点;用简单语言拆解复杂题目;用耐心态度帮助攻克学习瓶颈。这段经历让她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燃起的求知欲,更加理解了教育的意义,也体会到基层教育帮扶的迫切性,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亦得到提升。
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安技师学院,队员张雨涵化身团务工作者,协助学院处理毕业生团关系转接工作。从线上系统的信息核对、关系转出操作,到线下档案的检索、表格填写与公章加盖,再到团费明细核对与个人信息登记,张雨涵严格遵循流程规范,对每一项数据反复校验,不敢有丝毫懈怠。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数据、每一份档案都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这让她深刻领悟到团务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职业准则,服务青年群体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
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宋城华府小区,队员刘青欣将目光投向了社区的独居老人,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关爱和温暖。她主动拜访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陪他们聊天谈心,耐心倾听老人讲述生活琐事与过往经历,用贴心话语驱散孤独感。包饺子时,她跟着老人学习手法技巧,欢声笑语让冷清的屋子暖意融融。当老人紧握她的手盼着“常来看看”时,这份触动让她意识到,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与倾听,而青年一代有责任传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景丽花园小区,队员张恋则化身一名法治知识宣传小能手,主动向家人和邻里宣传反诈知识。她结合近期高发的网络刷单、冒充客服等诈骗案例,用方言讲解“三不一多”(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防范技巧。针对老年居民,她还现场演示手机防骗设置方法。居民们表示再也不会随便点击陌生链接,这样的反馈让她感受到实践的价值,也让她认识到基层普法需接地气、贴民心,更坚定了传播法律知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决心。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覆盖地域不同、服务内容各异,但始终贯穿着“服务基层、锤炼自我”的主线。队员们在实践中既提升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未来,团队将把实践所得转化为学习动力,持续拓展服务领域,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生态保护等更多领域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文/图:青禾筑梦队 编辑:张予甯 审核:赵军
2025-09-03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13
2025-08-10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