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团在线

我院开展以青春之力,传理论之光,助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1

2025年7月15日至8月1日我院王文丽、寇佳祎、卫欣恺、李易萌、杜佳一、陈文超、姚炫成、徐兴宇8名同学,在队长焦安琪的带领下组成星火乡传宣讲队,在多地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核心内容,旨在将党的创新理论精准传递到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为确保活动扎实落地、取得实效,星火乡传宣讲队在前期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团队成员集中时间,共同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力求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队员们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精心设计宣讲方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家常话”,为后续宣讲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了理论根基。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分赴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精准的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在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新兴家园,队长焦安琪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手册和图文展板,走进社区广场、居民楼院,与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她以“身边变化看发展”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将党的声音精准传递到群众心坎里。

队员王文丽走进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饮马镇石埠经济发展区晴埠村,她面向当地中小学生,结合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实际,用“校园里的思政课”“身边的榜样故事”等生动案例,生动地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相关的教育理念和青年使命,详细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她鼓励学生们“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树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家乡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金线村,队员寇佳祎来到村民家中,与村民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她结合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基层治理的部署要求,用“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鲜活事例,详细解读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让村民们明白“党建强则乡村兴”的道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共同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出谋划策。

队员卫欣恺则来到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兴海市场,这里商户云集、人流密集,她用当地群众熟悉的方言和接地气的表达,向商户和过往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市场经营实际,她重点讲解了国家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扶持政策,让商户们清晰了解如何享受政策红利,共同为活跃地方经济、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

回到家乡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常村镇李寨村的李易萌,深入村民家中开展宣讲,她针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农村电商发展,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治理创新,她用村民们亲身经历的发展成果作案例,详细介绍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龙山镇刁家庄村,队员杜佳一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建设美丽中国”展开专题宣讲。他结合当地山区生态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讲解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对乡村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他向村民们介绍了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农业技术,以及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环保生活方式,鼓励大家从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做起,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队员陈文超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瑶镇的文化广场上,向群众宣讲文化自信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他结合大瑶镇的花炮文化、古村落资源等特色文化元素,向群众介绍当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讲述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赋能”作用。他鼓励大家“守住乡愁、传承文脉”,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基层群众对党的政策的热切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与群众的互动中,队员们不仅提升了理论宣讲能力,更深化了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理解,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未来,星火乡传宣讲队将继续秉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不断打磨宣讲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更多乡村角落。

文/图:星火乡传宣讲队 编辑:张予甯 审核:赵军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编:261061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Email:marx@w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