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至8月3日,我院的学生徐琳、夏天、王婉霞、高宇欣、李颖、周胤佳在队长郁秋雨的带领下,组成“赤焰逐光”实践团,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担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以青春之力触摸历史脉搏,用镜头记录革命故事,用行动传递初心使命,让“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心,队员们踏入庄严肃穆的沂蒙革命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学习之旅。在陈列着珍贵历史印记的展柜前,队员们久久驻足:有人俯身贴近玻璃展柜,目光在泛黄的老照片与斑驳的实物史料间细细流连;有人手持笔记本执笔疾书,将内心奔涌的思绪倾注于纸页之上;还有人指尖轻轻点触展品说明,与身旁同伴低声交流感悟。眼神交汇的瞬间,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仰与对历史长河的深沉敬畏。
在“孟良崮战役”巨幅壁画前,队员们久久伫立。壁画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支援前线的群众与硝烟弥漫的战场交织成一幅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他们时而侧耳倾听讲解员的详细介绍,时而凝视画面陷入沉思,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亲身置身于那段艰苦卓绝却又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步枪、手榴弹、军号等武器装备,见证了沂蒙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勇壮举;红嫂们用过的纺车、纳鞋底的针线筐,承载着革命年代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记忆;泛黄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满是革命战士对家国的赤诚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些实物史料如同无声的历史见证者,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沂蒙精神背后蕴含的厚重历史底蕴。
带着参观学习的深刻感悟,团队迅速投入到红色主题宣传片的拍摄工作中。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人扛起相机仔细调试镜头参数,有人手持反光板精准调整光线角度,有人对照拍摄脚本与同伴反复讨论细节。纪念馆的红色背景与队员们忙碌的身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用青春记录历史”的生动画面。
为了赋予宣传片更强的感染力与传播力,队员们对创意方案进行了反复推敲和打磨,最终确定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担当”为核心主题,创新采用“历史场景+现实行动”的双线叙事结构,巧妙串联起峥嵘过往与青春当下,让观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受红色精神的传承力量。
为了捕捉最理想的画面效果,队员们常常在纪念馆广场上耐心守候最佳光线,有时为了呈现一个仅几秒钟却至关重要的转场镜头,会不厌其烦地反复拍摄十余次。从晨光熹微的清晨到暮色四合的傍晚,纪念馆古朴的红墙、迎风飘扬的鲜红旗帜、往来参观者的身影,都被队员们精心收入镜头,化作连接厚重历史与鲜活现实的生动纽带。
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公众认知度与传播实效,团队在纪念馆周边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游客采访活动。队长郁秋雨带着笔记本和录音笔,带领队员们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参观者亲切交流:有人主动拦住白发苍苍的老者,倾听他们记忆中与革命相关的亲身故事;有人与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耐心攀谈,了解红色教育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还有人主动与年轻游客交流互动,探讨红色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创新传播方式。
活动尾声,团队将连日来拍摄的素材进行精心剪辑、配音、配乐,最终完成了此次红色实践活动的主题宣传片。成片以队员们的参观学习历程为线索,开篇用历史文物与场景复原的镜头营造强烈的代入感,中段穿插团队的拍摄花絮与游客采访片段,结尾则以队员们的感悟分享收束,完整呈现了“学习红色历史—记录革命故事—传播沂蒙精神”的实践脉络。
从驻足展馆触摸历史的脉搏,到用镜头聚焦记录初心的印记,再到倾听群众心声汇聚传播的力量,赤焰逐光实践团的沂蒙之行虽已圆满结束,但青年一代传承红色精神、践行青春担当的道路仍在脚下延伸。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将带着此次实践的收获与感悟,让沂蒙精神融入青春血脉,在奋斗之路上续写红色故事的新时代篇章。
文/图:“赤焰逐光”实践团 编辑:张予甯 审核:赵军
2025-09-03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13
2025-08-10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