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至8月5日,我院学生朱敏、汤蓉、曹瑞在队长郭亚萱的带领下,组成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未来之星队。团队分别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新汶街道长安社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凉亭村、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鱼塘村、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西关社区开展了主题为“法治之光,点亮社区”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通过网络远程协作,共同确定活动内容与宗旨,明确服务社区的工作目标。队员们秉持诚恳谦逊的学习态度积累经验,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展实践,用拼搏进取的精神攻克难题,以严谨认真的服务姿态完成各项任务。队长郭亚萱率先提出以法律宣传为核心的活动主题,经朱敏、汤蓉、曹瑞补充细节后,团队最终明确了服务对象与实践目标,为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长安社区,队长郭亚萱与社区工作人员携手开展“一对一”法律宣传,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活动中,郭亚萱与社区工作者携带精心准备的宣传资料,结合实际案例向居民耐心讲解法律知识。针对青少年群体,郭亚萱通过生动案例解析校园欺凌、同学纠纷等常见问题,引导青少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队员朱敏以文秘身份在区委政研室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协助基层法律宣传工作为团队积累经验。她系统整理辖区普法档案,梳理出“社区法治宣传栏+法律明白人入户+校园普法课+商户专属指南”的立体化普法体系。在参与“法治进社区”活动筹备过程中,朱敏协助撰写宣传方案、记录居民常见法律问题,通过跟随同事走访社区,深刻体会到:普法工作必须贴近生活,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易懂的“家常话”。
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鱼塘村,队员汤蓉创新采用“火塘课堂”形式,用地道云南方言为村民开展防诈骗宣传。她以身边案例开篇迅速拉近距离。针对村里老人多、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特点,汤蓉编写方言版防诈口诀:“天上不会掉粑粑,中奖退税是假话;生人喊你转账呢,十有八九是骗子!”讲解“红包返利”骗局时,她手把手教60岁的王奶奶识别诈骗短信。为帮助老人记忆,她还在村民家中的灶台、药盒等显眼处张贴印有派出所电话的“防诈小贴士”。通过挨家挨户的“火塘普法”,汤蓉用通俗语言传递实用法律知识,切实帮助村民提高防骗意识。
队员曹瑞在西关社区北关村开展普法宣传时,采用“拉家常”的方式,聚焦居民日常生活场景:从邻里纠纷调解到消费陷阱防范,从针对不同群体的诈骗类型解析到具体维权途径,均以通俗语言细致讲解。她通过“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哪些做法可能触犯法律”等问题引导居民思考,让大家在轻松氛围中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对于居民主动咨询的物业纠纷、养老保障、维权渠道等问题,曹瑞均耐心解答,帮助梳理法律解决路径。
此次实践中,尽管队员们在不同地区分头行动,但居民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成为法治之光在社区绽放的生动见证。法律知识如潺潺溪流浸润人心,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法治力量。未来之星队用实际行动为居民撑起法律保护伞,也深刻领悟到:只要心怀热忱、坚守专业担当,就能让法治温暖穿透每个角落,照亮社区治理的前行道路。
文/图:未来之星队 编辑:张予甯 审核:赵军
2025-09-03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13
2025-08-10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