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7月26日, 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李琛希、黄文静、刘雅涵、向晓璐、吴明月、张馨月,在队长商庆浩的带领下,组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萤火之光”服务队。队员们分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北孟镇圣泽苑小区、高密市大牟家镇黄家庙子小区,山西省忻州市老年公寓,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贵州省遵义市云聚雅苑小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韵城社区及日照市莒县龙山镇段家河村等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萤火燃情系桑梓,春风送暖践初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炎夏清尘护家园,邻里传馨递温情
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北孟镇圣泽苑小区,队员李琛希积极投身“夏日清洁行动”。针对夏日高温导致垃圾桶周边易滋生蚊虫、产生异味的问题,她主动拿起工具,对垃圾桶周边杂物及桶身污渍进行了细致清理。其行动不仅改善了小区公共区域卫生状况、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更在与居民的互动中拉近了邻里距离。一句句问候、一次次互助,让温暖在社区流转,为营造和谐友善的邻里氛围注入了青春力量。
筑牢屏障护平安,撒播知识润万家
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向晓璐积极承担起守护村民安全的责任。她深入街巷,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及其家长发放防溺水与防电信诈骗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相关知识与自救技巧,同时主动参与巡河护水行动,及时提醒并劝阻危险行为。这一行动不仅普及了关键安全知识,增强了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为预防暑期安全事故、营造平安和谐的乡村环境贡献了力量。
多地学子敬老行,聆听陪伴暖人心
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将关怀送到老人身边。在山西省忻州市老年公寓、刘雅涵协助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端水递药,用细致帮扶化解生活难题;在山东潍坊高密市大牟家镇黄家庙子小区,黄文静走进乡村老人家中,把问候融入柴米油盐,用日常陪伴驱散孤独;在贵州省遵义市云聚雅苑小区,吴明月则将目光投向空巢老人,通过拉家常、听心事的方式,用耐心倾听与温情陪伴填补老人情感空缺。三位队员在服务中注重情感交流,倾听老人心声、共话家常。这些行动不仅缓解了老人们的孤独感,提升了生活幸福感,更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青年服务中落地生根,为基层养老服务实践树立了青年典范。
讲台授业启童智,爱心化雨润新苗
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韵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张馨月化身“小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课程。她们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了故事、趣味游戏及科普知识等内容,以耐心与热情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张馨月的付出不仅为社区儿童暑期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退役军人服务站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群体提供了有益助力,让基层服务阵地更具温度。
一肩挑落晨与昏,课业桑榆两处春。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龙山镇,队长商庆浩主动扛起“一老一小”关爱责任。白天,她化身孩子们的“小老师”与“大朋友”,用生动讲解点燃求知欲、以鼓励话语激发学习热情。傍晚,她转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化身老人们的“好伙伴”与“贴心人”,用耐心陪伴驱散孤独感、以真诚关怀慰藉晚年心。这份“一肩挑”的责任,既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也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光添彩,让青年服务基层的多元价值在乡间土地上生动绽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如萤火微光,却以点滴行动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力量。队员们扎根基层,用细致清洁改善公共环境,以汗水守护家园洁净;用倾听回应老人期盼,以陪伴驱散孤独;用耐心辅导助力儿童成长,以知识点亮乡间孩童眼眸。这些服务既为群众送去实际帮助,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地生根,也让青年学子在近距离接触基层中真切体会群众需求,深刻认识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使他们在奉献中深化了对“初心”的理解,在行动中切实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图:“萤火之光”服务队 编辑:孙毓廷 审核:赵军
2025-09-03
2025-09-01
2025-08-30
2025-08-26
2025-08-26
2025-08-13
2025-08-10
2025-07-11